峇里島 在史前時代島上已有人居住了。峇里島的歷史,可追溯至印度商人將印度教帶到印尼群島。最早的文字記錄,是在沙努附近發現西元9世紀左右的石柱銘文。11世紀上半葉,信奉印度教的爪哇居民開始影響峇里島,卡維山的石刻紀念碑也是受那個時期影響的。
1284 年,爪哇島的辛加薩利王朝 (Singasari dynasty) 占領了峇里島,但王朝很快滅亡,峇里島重獲自由,並在烏布建立佩京王朝 (Pejeng dynasty) 。1343年,佩京國王被強大的瑪加巴希特王朝 (Majapahit dynasty) 打敗,峇里島再次受到爪哇的統治。隨著伊斯蘭教在15世紀逐漸控制了爪哇,瑪加巴希特王朝走向滅亡,王國的許多知識份子出走峇里島。其中包括許多重要僧人、爪哇的藝術家、舞蹈家和音樂家也來到峇里島尋求庇護,由此促成了峇里島一次文化興旺期。
1597 年,首批抵達峇里島的歐洲人是荷蘭水手。深深愛上了峇里島,船長準備航離開時,有些船員甚至拒絕跟他離開。17世紀早期,荷蘭人跟爪哇國簽署了貿易協定,並從葡萄牙人手中奪取了香料貿易的控制權。但他們此時感興趣的是利益而非文化,對峇里島的獨特文化也不屑一看。
18世紀早期,隨著峇里島的土著統治土崩瓦解,荷蘭人開始實施他們擅長的分而治之政策。他們以峇里島人民劫掠沈船為藉口,於1846 年派兵登陸峇里島北部地區。荷蘭人勾結龍目島的薩沙卡人 (Sasaks),打敗了峇里島的統治者,但後來薩沙卡人突然改變了主意,並屠殺了荷蘭士兵,於是暴怒的荷蘭人派重兵入侵峇里島,從龍目人那裡奪取了峇里島的統治權。在荷蘭人和龍目人的南北夾擊下,峇里島南部的自治區也沒有維持多少時日。1906 年,海難救援再次引發爭端,於是荷蘭軍艦借機攻佔了沙努港。
荷蘭軍隊只用5天時間就打到鄧巴薩近郊。峇里島的皇族和宗教領袖毅然決戰到底也死不投降。他們首先焚毀了皇宮,然後穿戴珠寶首飾,揮舞著黃金刀劍,率領皇族和僧侶,迎戰擁有現代化武器的荷蘭。荷蘭人請求峇里人投降,但峇里人卻向荷蘭軍隊發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攻擊,直到戰死沙場。結果,近4千峇里人在這次戰鬥中陣亡。
隨著島上的其他王國一一被征服,峇里島最終為荷蘭人控制,並成荷屬東印度群島的一部分。此後,峇里島的種植園經濟並無明顯的發展,而且在普通人看來荷蘭的統治與原來的統治,並沒有多大區別。雖然荷蘭殖民計劃作了長期準備,但他們對峇里島的統治並不長久,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印尼很快便落入了日本人手中。二戰結束後,印尼領導人蘇卡諾 (Soekarno) 宣佈印尼獨立,並用了4年時間,讓荷蘭打消收回原有殖民地的想法。與半個世紀前奮戰至死的戰爭如出一轍,峇里島抵抗組織在1946 年的馬爾加戰役 (Battle of Marga) 全軍覆滅。 1949 年,荷蘭終於承認印尼的獨立地位。1965 年,一場據稱是共產黨發起的軍事政變導致蘇卡諾下臺。蘇哈托 (Suharto) 將軍鎮壓了兵變,並成新的政治領袖。
共產黨被宣佈為非法組織,此後便是針對共產黨的報復行動。在峇里島,當地的共產黨人被視對傳統價值觀和等級制度的威脅,他們要求土地改革並停止社會壓迫。傳統宗教勢力利用軍事政變後人們的恐慌心理,對同情共產黨的人進行了殘酷的清洗。成群的暴徒包圍共產黨嫌疑分子,並將他們亂棒打死。中國僑民成最大的受害者,後來軍隊出面干預並恢復了秩序,不過峇里島上沒有人在此次浩劫中不受到波及。據估計,有5萬到10萬人在動亂中喪生,而當時島上的總人口也不過2百萬。
蘇哈托自任總統,在他的政府領導下,印尼開始尋求西方的幫助和投資。在峇里島,迅速擴張的旅遊業,帶來了經濟的快速增長和基礎設施的顯著改善。這也造成了許多當地居民流離失所和傳統市民社會混亂。不少峇里人認旅遊業受到爪哇人的操縱,而當地人卻沒有發言權。現在的峇里島,是一個旅遊產業相當興盛的地方。許多國際知名的集團,不斷的在這裏興建 Villa、飯店。在您前往峇里島渡假之餘,可以多欣賞峇里島傳統的文化藝術之美。那是他們本來的樣子。也是這樣的文化氛圍,讓峇里島如同印尼群島裏一顆美麗的珍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