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里島宗教-SukaBali 印尼精緻旅遊
巴里島宗教
BALI Religion

巴里島 是全世界最大回教國家印尼中唯一以印度教為主要信仰的島嶼。印度教從西元八到十五世紀間,慢慢流傳到巴里島,並融合當地原有信仰。現在巴里島的宗教正式名稱為“阿嘎瑪印度達瑪” Agama HinduDharma,又稱“聖水教”,因為聖水在各項重要慶典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。

印度教相信只存在一個神明與其各種不同化身,對濕婆崇拜是巴里島民最重要的,她代表毀滅之神和重生者,通常以 Surya 太陽神姿態出現;然而另外兩個印度教大神,Brahma 創造之神大梵天和 Vishmu 保護之神昆濕奴,也受供奉,很多寺廟都有這三個神龕,在慶典儀式中,這些神龕則用不同顏色來表示,白色代表濕婆,大梵天是紅色,用黑色來表示昆濕奴。

巴里島祭司是相當受人尊敬的;祭司分成兩個階級,較高級的 Pedanda,主要任務是製造、分配聖水,且具有印度教神學知識;另一個是 Pemangku 的寺廟祭司,通常參與寺廟儀式比較多。同時巴里島人也盡力的維持宇宙和諧、宗旨、人類生存等系統,因此,神明與惡魔同時受到祭拜,以平衡宇宙。每日的祭拜儀式稱之為 Sajen,是將芭蕉葉摺成的小盤,裡面放著米飯、花和鹽的祭品,放在門外地上並灑上聖水,點上一柱香,天三次。宗教確實深刻影響著巴里島人的社交生活,每人都必須按教規行事,理想上最重要的是好行為、言語恰當、思考恰當,如果人都能確實遵守,則其他的規矩也就自然融入其中。

要暸解巴里島建築,首先要從暸解其宗教、宇宙觀開始。他們認為宇宙的秩序界定了建築形式,因此住屋、寺廟、村莊等建築,都可分為神、人、惡等三元世界領域,並成為建築設計與呈現的重要概念;而另外一個重要概念,人的身體也可以分成三個部份,即頭、軀幹和下半身,這個概念也直接影響了住家屋舍的呈現,這也是複合式的概念,一個結構的頭,就是最神聖的部份在東北方,是家祠所在地,手臂是睡覺的地方,中庭是肚臍,門則代表性器官,廚房是腿,穀倉是腳,垃圾坑則為肛門。而在傳統村落裡,可見到門的兩側都有 apit lawang 的小神龕,一進門就市一座牆,直接阻隔由外窺視中庭,而這道牆稱為 alingaling,用來阻撓一切惡靈進屋之用,因為島民深信惡靈是不懂轉彎的。

事實上巴里島上有數以千計的寺廟,有一個評估指出,大大小小的寺廟可能高達兩萬座。寺廟最普遍的名稱為 Pura,是指在公有地所建的寺廟;至於私人家中的寺廟,則稱為 Sanggeh 或 Marajan。主要三種寺廟類型包括地方寺廟、宗族寺廟、灌溉寺廟。雖然每座地方寺廟有其獨特風格,但仍有些共同點,有圍牆,大多有三個中庭,而三段式的區分,正反映宇宙的結構,最裡面中庭代表天堂,最外面中庭代表地獄,居中的則為中間地帶。而每個家庭在家裏的東北邊的角落,還有自己的家祠,通常只是幾片牆圍起來的神龕,供奉著祖先神靈。

印度教對於島民之影響,在峇里島的居民日常生活中,到處都可以發覺其息息相關之處。在峇里島人的生活中,他們相信有太陽神,月神,山神,湖神,海神,猴神,龜神...而且每種神也不止一位,因此他們信仰多神,而且神與人民共處於島上,峇里島人堅信他們就是神的後代,因此"神仙島"之稱呼也由此而來。其餘的多信奉回教、佛教、天主教或基督教等。在峇裡島,不同宗教的人都能和平共處。